相信很多朋友都很好奇,資料到底是如何救回來的呢?
今天Dr.D決定以FAT16的例子,詳細的說明在文件的刪除中和恢復的過程中我們的電腦到底是如何運做的!
首先,我先格式化一顆全新的碟碟,文件系統為FAT16, 並且快速的格式化,把這個Partiton取名為test
接下了,放入一張叫Earth的JPG檔,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了,再把這個JPG檔刪除,包括資源回收筒也要清空,讓它徹底的消失!
接著讓我們看看到底發生的什麼事
很明顯的WINDOWS的系統只不過是在前面加了一個E5,而關於文件的資訊都還是沒有變動的,
根據這些資訊,我們很快的就找到資料的位置
接下來,我們按照資訊提供的內容,把這些內容復製並存成另外一隻名為「111」的JPG檔
到目前為止,也就是恢復的過程了,接下來就試著開啟111.jpg檔看是不是真的可以正常開啟
很順利的!圖檔可以正常開啟
總結來說:在系統下,其實所謂的刪除,就是在檔案的存放位置做上記號,例如:E5,告訴系統說,這個位子是空的,要是有別的文件可以存放在這個地方,所以當我們要再存放別的文件時,很有可能就會造成所謂的覆蓋(所以,若發現資料無法讀存或是有誤刪等其它情形,絕對不能再對硬碟做任何的存取動作) ,所以在未被別得資料寫入(覆蓋)的情況下,文件救回的機會是很大的.
另一方面,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只是存放了一隻檔案,但是,往往在我們操作電腦的日子裡,一定會存放很多大大小小,不同類型的檔案,而要在一群密密麻麻的資料堆里,找到我們的文件,那可真是大工程 (再加上現在的文件系統格式真是越來越多了),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資料存取、新增、刪除,也會造成資料存放位子的不連貫,這也是增加了救援的困難度!